一、离婚后同居期间财产怎么分割
离婚后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一)有约定从约定。若双方对同居期间财产归属有明确书面或口头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应按约定处理。
(二)无约定时区分财产性质。对于同居期间双方共同所得收入和购置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所谓共同所得,一般是指双方共同劳动、经营或管理所得。分割时,应考虑双方对财产的贡献大小等因素,合理确定各自份额。比如一方主要负责赚钱,另一方主要负责家务,在分割时应综合考量。
(三)个人财产归个人。同居期间一方个人财产,如一方因继承、接受赠与等取得且明确只归其个人的财产,仍归该方所有,不参与分割。
总之,在处理离婚后同居期间财产分割问题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遵循公平合理原则,以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离婚后同居期间财产怎么分割
二、离婚诉讼期间转移财产怎么办
在离婚诉讼期间,若一方存在转移财产的行为,另一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收集证据。要尽可能搜集对方转移财产的相关证据,比如银行转账记录、房产过户资料、车辆买卖凭证等,以证明对方实施了转移财产的行为。
(二)申请财产保全。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请求法院对夫妻共同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防止对方进一步转移财产,保障将来生效判决能够得以执行。
(三)请求法院对转移财产行为进行处理。根据法律规定,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转移财产的一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总之,面对离婚诉讼期间对方转移财产的情况,要积极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应得的财产权益。
三、离婚后财产分割的期限是多久
离婚后财产分割的期限需分情况来看:
(一)协议离婚后财产分割。若离婚时存在未分割的共同财产,或者发现对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等情形,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请求再次分割。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计算。
(二)诉讼离婚后财产分割。如果在离婚诉讼中未对某些财产进行处理,离婚后可随时向法院起诉要求分割。同样,若发现一方存在上述侵害另一方财产权益的行为,也可在发现之日起三年内起诉分割。
此外,对于离婚时已经分割清楚的财产,一般情况下不能再要求重新分割,除非存在法定的撤销事由,如受欺诈、胁迫等。受胁迫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总之,具体的期限要根据不同情形依法确定。
以上是关于离婚后同居期间财产怎么分割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