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继承、遗嘱、遗赠扶养协议谁优先
在法定继承、遗嘱、遗赠扶养协议中,遗赠扶养协议优先,其次是遗嘱,最后是法定继承。具体阐述如下:
-遗赠扶养协议优先。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将自己的合法财产于死后转移给扶养人所有的协议。它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愿和协商,且基于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扶养人履行了相应义务,所以其效力优先。
-遗嘱次之。遗嘱是被继承人在生前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自己的财产或其他事务作出处分,并于其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遗嘱体现了被继承人对自身财产处分的自主意愿,只要遗嘱符合法定形式和实质要件,就应当得到尊重和执行。
-法定继承最后。法定继承是在没有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进行的继承方式。它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保障了继承人的基本权益。
法定继承、遗嘱、遗赠扶养协议谁优先
二、甲的爱犬能否根据其遗嘱获得遗赠财产
甲的爱犬不能根据其遗嘱获得遗赠财产。从法律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民事主体资格问题。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而狗作为一种动物,并不具备民事主体资格,也就无法像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那样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二)遗嘱和遗赠的法律规定。遗嘱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遗赠是指自然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个人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于死后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爱犬不属于法定的受遗赠主体范围。
(三)财产处分的合法性。虽然甲可能对爱犬有深厚感情,但从法律层面,其财产的处分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能将财产遗赠给不具备受遗赠资格的对象。所以,甲的爱犬不能依据其遗嘱获得遗赠财产。
三、既有遗嘱又有遗赠扶养协议的,遗产如何分配
在既有遗嘱又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情况下,遗产分配遵循一定的法律规则。
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优先于遗嘱。这是因为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双务合同,是双方基于一定的扶养和财产处置约定而达成的协议,体现了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且协议的履行往往伴随着对被扶养人生养死葬等具体义务的承担。
具体分配时,首先应按照遗赠扶养协议的内容执行。即扶养人按照协议对被扶养人尽了相应的扶养义务后,有权依照协议取得约定的遗产份额。
对于遗产中除去按照遗赠扶养协议分配的部分,如果遗嘱合法有效,剩余遗产则按照遗嘱的内容进行分配。遗嘱人在遗嘱中对剩余财产的处分有明确表示的,按照该表示进行分配。
若遗嘱部分或全部无效,或者遗嘱未处分的剩余遗产,应按照法定继承办理,由法定继承人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和份额继承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