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定监护与遗赠扶养协议有什么不同
意定监护与遗赠扶养协议存在多方面不同:
(一)设立目的不同。意定监护主要是为了在本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确定监护人来保护其人身权益、管理其财产等,保障其正常生活;而遗赠扶养协议重点在于确保受扶养人生养死葬,同时明确扶养人在承担扶养义务后可获得遗赠财产。
(二)主体范围不同。意定监护的监护人可以是近亲属、其他个人或者组织等,只要具备监护能力且符合法律规定;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人通常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者组织。
(三)内容侧重点不同。意定监护协议着重规定监护职责、监护权限等监护相关事项;遗赠扶养协议则主要围绕扶养人的扶养义务以及受扶养人财产的遗赠安排展开。
(四)生效时间不同。意定监护协议在双方达成合意并符合法定形式时成立,在本人丧失或部分丧失行为能力时生效;遗赠扶养协议自双方签订时成立并生效。
意定监护与遗赠扶养协议有什么不同
二、遗赠在哪些时候取得所有权
在法令条款中,遗赠行为是指遗产继承人于离世之后,将其所拥有之财产赠送给非继承人的个人或团体。
这是财富转移的一种独特途径。
关于遗赠财产的所有权归属问题上,法规有着明确的规定,即受遗赠人需在继承者去世后的两个月内明确表示接受遗赠事宜,方能获得该项资产的所有权利。
若受遗赠人在得知自身成为遗赠对象后的六十个自然日内未能做出任何回应,则应被视作自动放弃接受遗赠的权利。
对于涉及到遗赠的财产转移事项,受遗赠人务必关注并及时表达出接受意愿,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三、遗赠有效期过了要怎么解决
当遗赠有效期过了,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解决办法:
一是若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未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视为放弃受遗赠。这种情况下,遗赠财产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由法定继承人依法继承相应财产份额。
二是若因不可抗力等特殊原因导致受遗赠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表示,且有相关证据证明的,受遗赠人可向法院提出主张,请求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给予适当的宽限期或者认定其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有效。
三是若存在争议,如对遗赠的有效性、受遗赠人的资格等有异议,相关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注意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