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入驻

合同中违约责任能否约定最大赔偿限额

2021-08-09 16:18 424
杨耕田律师 合同纠纷、欠款纠纷、刑事辩护
问一问
同城理财官方评定为【优质回答】
   在当前社会中,自然人之间如果签订了合同就需要按照约定进行履行,如果是拒绝履行则可能构成违约,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了,合同中违约责任能否约定最大赔偿限额?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由卓律网免费律师咨询平台为大家进行的相应的解答吧。
 
  一、合同中违约责任能否约定最大赔偿限额
 
  违约责任能约定最大赔偿限额,只要双方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就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八十四条【损害赔偿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二、违约责任有哪些免责事由
 
  免责事由也称免责条件,是指当事人对其违约行为免于承担违约责任的事由。合同法上的免责事由可分为两大类,即法定免责事由和约定免责事由。法定免责事由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不需要当事人约定即可援用的免责事由,主要指不可抗力;;约定免责事由是指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
 
  不可抗力的要件为:
 
  (1)不能预见,即当事人无法知道事件是否发生、何时何地发生、发生的情况如何。对此应以一般人的预见能力为标准加以判断;
 
  (2)不能避免,即无论当事人采取什么措施,或即使尽了最大努力,也不能防止或避免事件的发生;
 
  (3)不能克服,即以当事人自身的能力和条件无法战胜这种客观力量;
 
  (4)客观情况,即外在于当事人的行为的客观现象(包括第三人的行为)。
 
  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了自然人承担的违约责任能约定最大赔偿限额,只要双方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就具有法律效力,具体的规定如上。卓律网小编对此问题的回答如上,欢迎到卓律网进行法律咨询
当前我在线 微信小程序直接咨询我
推荐相关阅读 更多
当前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