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详细规定了交通事故发生后的
责任认定、
损害赔偿、协商调解等具体问题,一般情况下,在当事人拿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就可以就损害赔偿问题进行协商了,下面就由卓律网小编为您介绍的
交通事故责任分担与赔偿的规定。
一、交通事故责任分担与赔偿的规定
(1)交通事故责任分担
1、只存在一方过错的,该过错方承担全部责任。
2、双方或双方以上的过错的,按过错程度和对事故发生的重要性共同分担。
3、各方都无过错,则都均无责任。
4、一方当事人故意,他方无责任。
5、从我国司法目的和国情出发,法律规定,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做出符合地方实际的交通事故地方规范。
(2)交通事故赔偿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四条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
(一)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二)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交通事故责任分担与赔偿的规定
二、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依据有哪些
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划分建立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基础之上。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在我国有统一的规定,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我国《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等一系列法律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基础上,对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进行了较为粗略的划分。具体内容如下:
1、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2、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的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3、受害人和机动车一方对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由双方分担损失。
4、交通事故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交通事故的责任等级有哪些
交通事故责任通常分为五级: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是彼此对应的,即全部责任对应无责任、主要责任对应次要责任、同等责任对应同等责任。
综上所述,我国的交通事故责任承担实行过错责任原则认定,针对赔偿问题,当事人之间可就实际损害情况、协商结果和责任承担比例进行确定。以上就是卓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交通事故责任分担与赔偿的规定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